连接器采用SMT贴装式的注意事项分享!
类别:行业动态 文章出处:鑫鹏博电子发布时间:2025-08-13 浏览人次:
在5G通信、汽车电子等高密度组装领域,连接器的SMT化已成为微型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。相较于传统THT工艺,表面贴装技术能提升30%以上的组装效率,但连接器特有的引脚多、间距小(部分达0.3mm)、耐高温要求高等特性,对工艺控制提出特殊挑战。本文鑫鹏博电子将从材料选型、工艺设计到检测验证,系统阐述关键控制点。
一、连接器选型适配性评估
1. 引脚结构设计:
●优先选择鸥翼型引脚(L型引脚需额外支撑设计)
●引脚共面度需≤0.1mm(可通过X射线检测)
2. 耐温等级匹配:
● 汽车级连接器需满足-40℃~150℃循环测试
● PA材质外壳需预烘烤(125℃/4h)防止爆板
二、连接器采用SMT工艺特殊控制
1. 钢网开孔优化:
● 采用阶梯钢网(主焊盘厚度0.15mm,引脚区0.1mm)
●长引脚增加防塌陷设计(如NSMD焊盘)
2. 回流焊曲线定制:
●多引脚连接器需延长预热时间(90-120s)
●采用SnAgCu焊膏时峰值温度设定在240±5℃
三、连接器采用SMT贴装式的质量保障措施
1. 过程检测:
●3D SPI检测锡膏体积(CV值≤15%)
●在线AOI识别引脚变形(弯曲度≤5°)
2. 可靠性验证:
●执行500次插拔力测试(衰减率<15%)
● 通过振动试验后接触电阻变化≤10%
四、连接器采用SMT贴装式的典型缺陷问题和对策
1.如果连接器引脚出现虚焊问题,这是锡膏量不足造成的,应采用增加钢网开孔面积比至1:1.2的解决方案。
2.如果连接器出现本体翘曲问题,这是热应力不均造成的,应采用热平衡治具回流的解决方案。
3.如果连接器出现绝缘电阻下降问题,这是清洗剂残留造成的,应采用改用免清洗工艺的解决方案。
总结:连接器的SMT工艺实施需建立"设计-工艺-检测"三位一体的控制体系。随着01005微型连接器的普及,建议引入纳米锡膏印刷和激光选择性焊接等新技术,持续突破工艺极限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连接器采用SMT贴装式的注意事项分享!
- 后锁式FPC连接器的四个安装工艺标准讲解!
- 新型航空设备连接器的六点设计规范标准!
- 一文读懂FPC连接器针脚起翘的常见原因!
- FPC连接器封装不规范导致的五个不良问题讲解!
- FPC连接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优势讲解!
- FPC连接器在智能电子市场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!
- 2025年连接器在医疗行业的技术设计挑战分析!
- 医用排针连接器设计规范与可靠性验证方法分享!
- 多芯端子线连接单芯端子线的正确方法及作用讲解!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